郭斌,研究生学历,2020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目前在广东省汕尾市林伟华中学担任高中政治教师。
(相关资料图)
相关法律条文及司法解释依据
典型例题
【例题3】张某高考写作文时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14岁时与父母争吵,写下一封遗嘱,将自己的玩具、零食赠与自己的母亲;15岁时追星,用自己的零用钱800元购买某明星用过的道具;16岁时中奖100万元;17岁时为了减肥,用过同学家的“减肥秘方”,为了表示感谢,给了同学300元的酬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4岁时立遗嘱的行为有效
B.15岁时购买明星道具的行为有效
C.16岁时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17岁时与同学订立的合同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
【选项分析】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与其智力、精神状况不相适应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无效,14岁的张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立遗嘱的行为是与其智力、精神状况不相适应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所以14岁的张某立遗嘱的行为无效,A错误;15岁的张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与其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张某15岁时购买明星道具的行为是与其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所以有效,B正确;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中奖100万元并不是劳动收入,所以16岁的张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错误;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本题中的同学被动接受300元的酬劳,完全符合伦理规范,并不违背公序良俗原则,D错误。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年龄和智力状态确定主体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然后对题目中所给行为进行判断即可;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与其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独立实施的与其智力、精神状况不相适应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独立实施的与其意思能力不相适应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的有效,其法定代理不同意、拒绝追认的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独立接受礼物、立遗嘱、纯获利的行为也无效,只能由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代理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Copyright 2015-2022 纵横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