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速递 >

百事通!陪孩子长大,请记得在4件事情上别“大方”,可能会伤到孩子

日期:2023-02-03 10:21:06 来源:兰妈谈育儿
分享到:

文/兰妈谈育儿


(资料图片)

小树挺直容易,大树伸展就没那么简单了,教育孩子也需要从小注重根部养护

教育孩子,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但其实,你所认为的“为了孩子好”,或许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压力

前段时间,7岁雯雯收到了妈妈送她的全套手帐礼盒

这算得上是新年礼物了,雯雯也特别开心,开始那几天就连睡觉也要抱着手帐

可是,春节那几天家里来了很多亲戚和孩子

为了更好地招待客人,妈妈就让雯雯把小朋友们带到卧室去玩

都说有孩子的地方就有“ 争夺战场” ,也就还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吧,房间里就传来了争夺和哭闹的声音

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听到声响后第一时间赶去房间查看

原来是几个孩子在为了玩具的 归属权 而闹情绪,其中就有雯雯每天要抱着入睡的手帐

因为亲戚家的一个小女孩特别喜欢,妈妈为了礼貌、也为了雯雯能友好相处,便要求雯雯把心爱的手帐“大方”让出去

刚开始雯雯说什么都不愿意,妈妈看到 油盐不进 后,直接命令说“把手帐给妹妹,别那么小气”

那一次后,雯雯就经常 闷闷不乐 ,很少跟妈妈说话、也不愿意再分享什么事情了

妈妈认为,雯雯也就是因为“让出”手帐生气,过段时间就好了

其实呀,教育里的亲子关系就是一个 因果关系

父母前期种下怎样的态度,后期就会收获怎样的感情结果

而孩子和家长之间一旦存在 心理隔阂 ,后续的教育可能就没有那么 和谐

不想孩子成长受苦,在有些事情上家长记得千万别“装大方”,避免伤了孩子

01

成绩上别“大方”炫耀

男孩小柯,虽然不是考试次次第一名,但也属于 名列前茅 的优等生

妈妈觉得特别骄傲,平时面对 亲朋好友 街坊邻居 时,都会特别“大方”地分享小柯的好成绩

这件事情让小柯特别不能理解,随着大家赞美、和老妈“大方”分享越来越多,学习状况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小柯看来,妈妈根本就不是因为认可自己的能力而分享,她是为了自己的脸面而炫耀

这件事也给小柯带来了很大的 心理压力, 他特别害怕没有考好成绩,也不想看到妈妈失望的眼神

可以想象,在这样极为压迫的环境下,孩子又怎能 积极学习、健康学习

不久以后,小柯的成绩就 直线下滑、一落再落

成绩倒退之后,小柯妈妈用了很多补救方法,但效果还是不怎么理想

实际上,小柯成绩无法再回到以前的 优等生 行列,主要是妈妈“大方”分享成绩造成的心理压力

让大伙都知道孩子的优秀,这是好事

不过,把孩子推向 众人皆知 的“大方”并不是好事,一旦成绩不如期待,就很容易发展成“我让大家失望”的 心理压力

要知道,积极学习环境、和健康的学习态度,这才是真正属于孩子的成长

所以,在孩子的成绩方面最好不要“大方”炫耀

02

物品上别“大方”谦让

我们都希望孩子 五湖四海 皆是朋友,也希望他们能大方分享,所遇皆是幸运

可也不要忽略了,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 大方分享、小心谦让

如果一段友谊是建立在 刻苦自己、满足他人 的“大方”谦让,那这就不是好事了

就像开文提到的雯雯,虽然在妈妈的威望下“大方”谦让,但不情愿分享没有任何意义

孩子不会因为这次分享而获得铁友谊,反而还容易因“ 强迫分享 ”而产生怨恨

若情况糟糕,强迫类型的“大方”谦让还会令孩子产生 自卑感 ,甚至出现 讨好型 人格

我们希望孩子能拥有更多好朋友,这是好事

但不要忘了,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 物品权, 家长需要尊重、朋友也需要尊重

若一而再 挑战底线、伤害性相处 ,那就是“毒友谊”

对此,我们不仅要让孩子远离这种伤害,还要尽可能地避免在物品权上的“大方”谦让

那,孩子与小朋友发生 物品争议 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我认为,物品争议就是社交舞台,学会在争议里掌握 领导能力 ,这才是厉害之处

比如,孩子的玩具被抢时,我们要引导孩子考虑以什么样的“玩法”吸引关注,如“你抢走的那个积木我可以搭成大象鼻子”,有趣的想法就会让孩子 占据优势、 并具有领导效果

因为“抢玩具”的根本就是为了满足贪玩手欲,当你的孩子拥有更 独特玩法 、和 出色想法 时,就是小朋友主动求和的反转分享了

03

承诺上别“大方”随意

“你现在把这碗饭吃了,下次去超市给你买喜欢的芭比娃娃”

“你乖乖听话,别闹,等放假有时间就带你去游乐场玩”

“商场里的玩具太贵了,等回家我在网上给你买更多喜欢的款式”

生活中,这些 似曾相识 的情节我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

当孩子因为某件事、某个物品而淘气不听话时,爸爸妈妈往往会在承诺上“大方”

以能够吸引孩子的承诺去哄娃,这效果可谓是 立竿见影

可承诺多了,也未必是好事

单位同事李姐,前几天就因为“承诺”跟她的女儿糯米大吵一架

原因是,春节那几天李姐想要去参加一场同学聚会,可糯米说什么也不让她走,还非要哭着闹着一起去

见此情节,李姐就承诺糯米说“你乖乖在家待着,妈妈回来就带你去超市买好吃的”

可之后,就 杳无音信 了......

也不知道是第几天,李姐看到不好好吃饭的糯米,她再次承诺说“你把这碗饭乖乖吃完,明天去游乐场玩”

这一次糯米就不再如之前那么好说话了,她带着幼稚的奶音说“臭妈妈,你就是个大骗子,前几天还说打完麻将去超市买好吃的,我再也不相信你了”

听完糯米的话,李姐当时一怔,她 依稀记得 那天打完麻将后天色已晚,以为女儿记不得“去超市”的事儿,所以也没有再提

没想到,一个听上去可能被遗忘的承诺,在孩子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甚至还会成为亲子关系的一根刺

一句承诺,对孩子而言是期待、也是诚信,同时还代表着为人师表的榜样

如果家长视承诺为儿戏,那么孩子也会把承诺不当回事,甚至形成“酷爱说谎”的习惯

因为,长期身处不注重承诺环境下的孩子,家长曾经那些 张口就来 的承诺就如同“谎言”,而他们也会 习以为常

所以,家长既已承诺、就要守约,在承诺上也不要随意“大方”,避免 承诺不守诺 成为一种影响孩子诚实的“谎言”

04

物质上别“大方”溺爱

几年前,在遥远的一个小山村,有一个叫智博的小男孩

只见他把自己的玩具整齐地摆在院子里,然后坐在玩具中间玩过家家游戏

奶奶介绍说,智博五、六个月的时候他妈妈就出去打工,每年回来都会带很多玩具

从几个月到三岁,光是买玩具的钱都花了好几千,智博 从小到大 也都是跟奶粉和玩具相伴

刚刚听说智博的情况时,我还满是羡慕地觉得,现在孩子太幸福了吧

可又过了几年后,听说智博成为了当地有名的问题少年, 打架惹祸、偷钱逃课、叛逆出走 ,这些几乎样样都在行

而智博的爷爷奶奶也因为管不了孩子而整日 叹息 ,现在的他们,只希望儿媳可以早点回家管管孩子

原来,过去那几年,智博爸爸妈妈因为对孩子的 留守亏欠, 在物质上几乎是 一应俱全 ,只要是智博喜欢的东西不管多贵都会“大方”满足

但孩子会长大,需求也会越来越多,从能实现、到勉强实现,再到考虑再三,智博也从曾经为了得到奖励的撒娇,慢慢变成“你不给我买,我就不上学”的威胁

就这样,智博和家人的关系都变得不太好,老人认为是儿子儿媳在 物质上 太溺爱孩子,而智博爸妈又认为是老人没有给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每个孩子都是 可塑之才 ,而孩子最终能不能 成就才华 ,这是要看一个家庭的家教如何

如生活或物质上太过“享受”的孩子,就像是一只树懒,即便是遇到危险的事情也懒得逃生

如何避免这种“懒思想”?家长切记在物质上不要对孩子太“大方”溺爱

很多时候来得太容易的感觉并不良好,它只是基于需求上的满足,而家长溺爱还是葬送孩子独立的加速器

很明显,一个只沉浸在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环境里的孩子,他们只会认为很多事是理所当然,不想努力、也懒于努力

而这样的“为你好”,也只是暂时的物质满足,如此缺乏独立能力,孩子将来又如何面对社会、面对生存呢

所以,爱孩子就是让他们在匆匆岁月里 一步一个脚印 走出足迹,有些事情即便是再无奈,家长也要记得千万不要随便“大方”

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但 共情维护、童年陪伴、尊重理解 ,这些才是孩子成长之路上最需要家长“大方”的地方

那么,关于孩子成长里不能随便“大方”的事情,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关键词: 亲子关系 有些事情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纵横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