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21年新能源汽车热卖352万台,同比增长约160%的大好形势,让一众新能源车企在制定2022年的销售目标时,一个比一个大胆。 比如理想为2022年制定的年度销售目标是20万辆,蔚来为15万辆,小鹏25万辆,零跑20万辆,比亚迪150万辆…… 如今随着12月份的业绩纷纷出炉,年初车企们“吹下”的牛皮也到了一探真伪的时候。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理想累计交付的新车共计13.32万辆,蔚来为12.25万辆,小鹏12.08万辆,零跑11.12万辆……可以说,年初一众车企许下的牛皮,基本都被吹炸了。▲图源:品牌观察报 当然也有例外,2022年比亚迪累计销量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相较年初保守估计的150万辆年销目标,超额完成。 理想与现实的隔阂如此泾渭分明,这背后难道只有比亚迪低估了自己的实力?
新势力集体“受挫”发放消费券、现金补贴、保价政策……随着新能源国补即将退场,为了冲击销量,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一众新能源车企可谓是轮番上演了各种刺激销售的“花活”。 比如,借着“国补”退场的风口,问界打出了“饥饿营销”的策略——对补贴保障的名额进行了限制。 有趣的是,AITO汽车在11月底宣称的将追加“1万个”国补保价名额,但实际上问界当月的销量却只有8260辆。这“1万个”所谓的名额,或许也基本覆盖了12月购买问界的用户。 相较于问界的营销牌,另一造车新势力零跑,则采用了发放金额不等的购车补贴券。此外,极氪还推出了积分奖励措施,可谓是手段繁多。 作为造车新势力御三家的“蔚小理”,面对国补退场的“风口”,当然也没缺席。比如蔚来就曾推出,用户在12月31日前下定并锁单,且订单满足2022年新能源国补申领条件,购买一些车型时仍将继续享有“新能源国补价”。 不过,尽管各个新势力车企铆足了劲全力冲刺“期末KPI”,但随着12月的销量尘埃落定,年初意气风发吹下的牛皮,也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 ▲图源:小鹏汽车微博 2022年12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5815台,创月度交付新高,不过短暂的回升并不代表蔚来已经重回了高速的增长期。今年全年共交付新车122486台,距离15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仍有25000+台的差距。 理想汽车也同样“失手”,2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过去一年实际只卖了133246辆,距离目标完成仍有30%+。
“打脸”最狠的是小鹏,2022全年累计交付量为120757台,相较于25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实完成了不到一半。当然,小鹏在2022年牛皮吹炸的原因,也并非完全没有理由,毕竟在过去的2021年,小鹏曾一度拿下了当年新势力的品牌销冠。 不止是小鹏,像蔚来、理想、零跑等一众造车新势力,之所以敢在年初夸下海口,除了各自的原因之外,一个很大的原因也离不开此前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一片大好。 资料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系销量大约为352万台,同比增长约160%,份额约占国内乘用车总销量的13%。 ▲图源:蔚来微博 所以形势一片大好之下,一众新能源车企在制定2022年的目标销量时,也不免上头。 如今“惨淡”的现实摆在面前,不知道接下来的2023新能源车们能否变得更为现实一点?
另一个“阵营”的比亚迪有人说,新能源车企分为两种,比亚迪和其他。 如果从新能源车企们2022年的销售数字来看,相较于牛皮吹炸的一众造车新势力,比亚迪确实分属于另一个“阵营”——早在数月之前就已超额完成年度KPI。 数据显示,比亚迪汽车 2022 年12 月销售235197 辆,同比增长137.3%;2022年比亚迪汽车销售共1868543 辆,全年同比增长152.5%。 相较于年初估计的150万辆年销目标,实际上比亚迪不光早在11月份就已经达成了目标,而且其一个月的销量,甚至还已经远超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一年的努力。 不止是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的战场上,就算是实力雄厚的老牌车企,面对比亚迪交出的成绩单,也似乎同样只有羡慕的份。 ▲图源:比亚迪汽车 比如在传统燃油车消费市场广受追捧的奔驰、宝马等豪车品牌,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不但吸引力不再,甚至还出现了靠大幅降价拉动销售的情况。比如奔驰EQ系列的优惠一度还曾超过35万、宝马i3车型降到了29.8万元…… 让比亚迪与其他一众新能源车企在消费市场分裂成了两个阵营的,不止是年度销售目标是否达成,还有最核心的指标——盈亏。 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累计实现营收2676.88亿元,同比增长8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 而反观蔚小理们,不但盈利遥遥无期,亏损情况更是一个比一个严重。数据显示,今年1-9月,蔚来累计亏损超过87亿元;小鹏累计亏损也超过了67亿元;理想亏损较少,不过也达到了22亿元。 零跑汽车也同样处于亏损,其财报显示,仅第三季度,零跑汽车的净亏损就达到了13.4亿元。 比亚迪的成绩,也同样不止吊打国内的一众造车新势力,与老对手特斯拉对比,比亚迪也照样没有落得下风。 据特斯拉在1月3日亮出的成绩单显示,其全年共交付131.39万辆汽车。虽然首度破百万辆也是创下了特斯拉的纪录,但却仍未达到此前特斯拉所设定的1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图源:比亚迪汽车 所以综合圈内一众新能源车企的表现,可以说,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奖杯已经被比亚迪稳稳拿下。 年初车企们吹下的“牛皮”,看来也只有比亚迪等少数选手如愿以偿了。
下半场挑战更为激烈过去一年,不管造车新势力们的年度销售目标是定得高了还是低了,但偏差如此之大,确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充斥的不确定性。 这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疫情对供应链的侵扰之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几度表现出的增长乏力。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份、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的批发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10月份新能源汽乘用车的走势环比尽管略微增长了0.6%,但总体表现却依然不尽人意。 而行业的“停滞”,对于正在尚未分出胜负的造车新势力们来说,带来的还有一场场“震荡”以及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 而让人担忧的是,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生存环境也可能并不太友好。这其中,最大的“不利”影响,或是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在2023年画上了句号。在消费收缩的当下,补贴的退场,无疑会让部分消费者减少对汽车等高端消费的支出,而受此影响,这势必也会拖累一众新能源车企接下来的销量。 ▲图源:特斯拉微博 除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特斯拉率先发动的“价格战”,也让蔚小理们本就亏损的局面再次面临“寒流”的袭击。 如果不算9月份的8000元的保险补贴活动,从10月下旬开始,在不到1个半月的时间里,特斯拉的降价打击就已经开启了3轮。 不止是特斯拉降价,在其带动之下,BBA新能源一个比一个降得凶猛,另外像问界与零跑等造车新秀也都纷纷选择了“参战”。 而更为残酷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似乎还在酝酿升级。 尤其是最近,由于特斯拉面临“交付赶不上生产”的问题,正在资本市场遭遇连续打压,所以接下来为了拉动消费、提振股价,特斯拉或将带来更为凶猛的“促销”活动。 而且还有传闻称,特斯拉售价更为低廉的Model 2汽车也将于今年上市,所以接下来一众造车新势力面临的压力,很大程度上也或许并不会轻松于现在。 带来压力的不止是特斯拉,在比亚迪交出2022年的亮眼成绩单之后,有消息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将2023年的销量目标定在了400万辆。 ▲图源:比亚迪汽车 如果消息属实,这就意味着今年比亚迪的目标销量比去年的翻倍还要多。 所以可以预见,接下来在比亚迪的强势进攻之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或将更加激烈,没准还会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也为未可知。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