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速递 >

前沿热点:王金战:孩子痴迷篮球想走特长路,我却建议家长带他去测一个指标

日期:2023-01-04 14:45:12 来源:
分享到:

我舅舅家的表妹上初中的时候很自卑,原因竟然是自己个子长太高。

在城市里,初中长到一米七的女孩子很多,家长还会引以为豪。

但是在农村里,一个女生如果学习不好,就得多帮家里干农活。


(资料图)

表妹每天推着小车去送粪,特别希望自己不被别人注意到,一米七的大个子就特别显眼。于是她就整天故意低头驼背把自己尽量缩小。

别人一夸这闺女个子高。我舅舅就愁眉苦脸:“光长这么高的个子有什么用?又费粮食又费布。”

表妹听了更缩着了,一双别人羡慕的大长腿在她眼里成了耻辱。

我那个时候已经是中学教师,去舅舅家时看到表妹长得这么快,心想,她将来没准儿是个打篮球的苗子。就跟舅舅说:“让孩子跟我到县医院去测一下骨龄,看看他到底能长多高行不?”

一测骨龄,可不得了,显示表妹最高能长到192厘米!

我拿着报告直接带她去了县体校篮球队。

教练当即就收下她了。因为她的身高腿长比例条件好,年龄还刚刚好值得培养,而骨龄显示的未来身高让她具备了极强的先天优势,教练觉得这么有潜质的苗子不多见,先收下再说。

表妹开始走篮球之路后,腰板越挺越直了,三年后还真的长到了192厘米,后来从县体校、市体校一路打进国家青年队,在篮球运动员的路上一直发展得很顺利。

我在人大附中的时候,班上有个男生特别喜欢篮球,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废寝忘食,丢下学习,直到他妈妈来学校找我求助的程度。

我一看这孩子身材比例很好,但是个字还不到一米七。我就建议她带孩子去测测骨龄。

家长摇摇头,一方面他们觉得就算测了能长高也不愿意让孩子放弃数理化去打篮球为生,另一方面,以前有别人建议过,孩子处于叛逆期,根本不去。

后来,我跟这个孩子聊乔丹聊我自己高中时候对篮球的喜爱,聊到我表妹的故事。我告诉他,如果测试证明他身高能在180以上我就支持他以篮球为主业。终于说服了他去测一下骨龄。

很可惜他的测试结果只有175厘米。

我就劝他说,如果你真的最终只有一七五,那么当一个篮球运动员就很难打上主力了。咱们是不是换个思路,篮球还是继续打,但学习也不能差,将来你考上一个好大学,既可以靠这个业余爱好赢得同学们钦佩的目光,也可以毕业后去从事篮球解说、篮球经纪这些相关的体育产业,不是两全其美吗?

他不吭声了。之后眼见着就把兴趣开始转到了学习上,最终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

身高这件事,对于不同的特长价值很不一样,所以,建议家长从小关注孩子骨龄,可以更精准地为他们设计未来。

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和朋友一家外出游玩。朋友说自己的女儿从小学小提琴,现在初二已经考到了很高的级别,非常自豪。问我是不是能靠这个特长进名校。

我很遗憾地摇了摇头,告诉他,现在学小提琴的孩子非常多,是个竞争激烈的红海,走这条路怕是会越走越窄。大学乐团里最缺的是拉大提琴的,你女儿快一米七的身高应该有这个条件,如果希望靠特长加分,不如让她转型试试。

夫妻俩听了不太以为然,马上带孩子去了北大交响乐团咨询。

这一问才知道,他们太缺拉大提琴的孩子了。因为这个对身高条件有要求,一般的孩子小时候拉不了,长够个子了又年龄太大学不到位了。

他们回家赶紧劝说女儿转了大提琴。乐理和技法相通,身高条件又特别合适,孩子很快也喜欢上了大提琴。最终如愿以偿地以大提琴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考进了北京大学。

一头牛跟一匹马赛跑,虽然牛很有冲劲,但最终还是跑不过马。无论艺术还是体育,特长之路都不仅要有孩子的兴趣和热情,还要有老天爷给的先天禀赋。如果自身条件不支持不匹配,再大的兴趣也最好只当成爱好看待,难以培养成为专长。

在走特长发展这条路上,家长千万不要动不动就产生“我的孩子是天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种跟自己较劲的思路。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纵横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