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军队针对乌克兰全境一轮又一轮的导弹打击下,乌军防空部队的压力愈发增加,乃至在上个月出现了一起“乌龙事件”,即一枚乌军的苏制S-300防空导弹落入了波兰境内,并导致两人死亡。如今,类似的一幕再度上演。
乌军发射S-300防空导弹
(资料图)
据中新网报道,一枚乌克兰S-300防空导弹从乌境内进入白俄罗斯境内,白方防空部队击落了该弹,但S-300的大量残骸还是落入了白方领土,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此事发生后,白俄罗斯外交部立即召见乌驻白大使,当面表示了强烈抗议,并要求乌方对此事严格彻查。
乌军导弹残骸落入白俄罗斯境内
按理说,在上次的“导弹误击波兰事件”后,乌克兰政府和军方上上下下就应提高警惕,严防类似事故的二次发生。毕竟这种事情的性质和结果都非常严重,极有可能被“吃”到导弹的第三国视为军事挑衅,甚至是被认为受到了乌方的侵略。然而就是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乌军导弹又飞到了白俄罗斯的头上,这是否还能用“误操作”来解释呢?恐怕信服力就不是那么足了。
现代导弹一般都有自毁装置
从技术角度来看,现代防空导弹在打击敌方战机或拦截来袭导弹失败后,理应自行启动自毁装置,或是由地面操作人员发出自毁指令,让导弹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情况下自毁。这是为了避免导弹因燃料耗尽后落入人口稠密地带并带来意外损失,抑或是导弹飞到与本国接壤的他国境内,进而酿成外交危机和军事误判。
防空导弹也可被用作打击地面目标
不过,继导波兰遭到乌方防空导弹误击后,此次白俄罗斯也“中招”了,为何乌军的S-300防空导弹屡屡出现“自毁失效”?这就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了。若我们继续从技术层面来想,是否会有这样一种可能,即当时乌方可能用S-300打击了某些地面目标,即把这款防空导弹用作了“战术类地对地导弹”。
国产“红旗-2”防空导弹
用防空导弹打击非空中目标,此举早已被证明是可行的。中国曾在国际军贸市场推出过名为M-7的地对地战术导弹,该弹是在老式的国产“红旗-2”防空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获得了不少用户国的订单和好评。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当以色列装甲部队突袭埃及军队的防空阵地时,埃军曾向以军坦克发射“萨姆-2”防空导弹。美军则测试过以“标准-6”舰载防空导弹打击水面舰艇,并成功击沉了靶舰。至于俄罗斯,更是在仍在持续的俄乌冲突中以S-300和更老式的S-200防空导弹打击过乌军地面目标。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陆地接壤
所以说,对于远程打击手段相对匮乏的乌克兰来说,同样以己方装备的S-300防空导弹去打击俄方阵地,概率并不为0,只是“误击”了自己接壤的白俄罗斯。然而从政治外交的角度来想,如果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误击”,而是“蓄意而为”呢?这对乌方来说或反而是一件好事。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视察军队
原因很简单,倘若卢卡申科政府以此事为由,向乌克兰大举发兵,或恰恰符合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愿望”,即“名正言顺”地把俄罗斯及其亲密盟友白俄罗斯都纳入围堵和“放血”的范围内。如此一来,西方国家或将进一步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并予以更多的政治红利。由此想来,针对乌军导弹落入白俄罗斯境内一事,我们或很难排除其中有“泽连斯基政府故意而为”的概率在内。
俄乌冲突的战火或将外溢
总之,不论是误射还是成心的,这种行为无疑是极其危险的,很可能让当前的俄乌冲突战火外溢,乃至将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彻底拉下水,让世界向第三次世界大战更近了一步……
Copyright 2015-2022 纵横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